图为芶志超受访。
封面新闻记者 李庆
在四川省应急救援系统,至今还有芶志超的传说。
2024年11月,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第四届火焰蓝比武竞赛”场上。一群20出头的年轻人中,突然杀出一名“白发苍苍”的参赛者。现场议论纷纷:“这种业务比武场上,咋会有个老头子?”
作为参赛队伍中年龄最大、职务最高、唯一一名大队主官,在参赛队员突然受伤的情况下,芶志超临危受命。最终,他助力眉山消防获得了全省第三名的历史最佳成绩。
而场下,他和队友摸索出的丹棱县特色“灭火救援新战法”,被全省推广。“基层是创新的策略地。”芶志超说,“只要立足自身工作,脚踏实地肯想办法,就一定能成为合格的‘急先锋’!”
图为芶志超讲解创新装备。
到丹棱不到一周 他就面临大“烤”
今年39岁的芶志超,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消防工作。2020年10月,他调任丹棱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到岗第一周的周六,还在熟睡中的芶志超,突然接到救援指令。凌晨5点,他和队友刚刚出大门星火牛,就看到2公里外火光冲天。
原来是丹棱县经开区某商贸城厂区突发火灾,A栋厂房猛烈燃烧,火势危及B栋、1栋厂房及邻近加油站。当起火厂房旁装载货物的货车起火并蔓延至相邻厂房时,他果断调整战术,破拆相邻厂房后内攻,成功控制并扑灭蔓延火势。
“当时对线路和人员都不熟悉。但幸好之前有经验,我两次听到‘嘘嘘嘘’的啸叫声后,发现爆炸前兆,及时组织队员撤离,确保了无人伤亡。”在市级增援力量协助下,经过近11小时奋战,大火终被扑灭。这时大家才发现,芶志超的手部被碎玻璃划伤,脚部因长时间转战磨烂,起身时已无法行走。
2024年11月,芶志超参加总队比武表彰会议。
创新接口环卫车 全县到处都有了水源
到丹棱前,就有领导告诉芶志超,在基层干工作,可以有很多新思路,可以有很多创新的地方。面对丹棱不靠大江大河,作为急需水源的消防队,如何立足县城现有的资源,更好地防火灭火?
芶志超和队友首先盯上了城里的环卫车。“我们有12台消防车,真正能装水的没几辆,装载量也只有33吨,如果发生大火,可能会存在水源不足。”通过沟通,县里7辆环卫车都改了接口,在特殊时期可以提供水源。“一下多了70多吨的载水量。”
丹棱有大片农村地区,虽然没有大江大河作为天然水源,但当地盛产水果,建有不少蓄水池、堰塘和沟渠。“我们通过开车、走路等方式,确定了1067多个水源。一旦出现火情,县分指挥中心可以推送最近的水源。”芶志超说,在工作中他们还发现,很多果农家中都有500—2000斤的大水桶,在农村地区配上三轮车就是最好的移动水源。“我们跟村社沟通,掌握了大量这样的移动水源。比如在顺龙山上一次火情中,就有大量村民给我们源源不断输送水源,一起成功灭了火。”
丹棱大队走进总队训练基地为全省业务骨干消防员讲解新战法。
截至目前,丹棱还在全县建了21个微型消防站,基本实现全域覆盖。
全市首支森林火灾专业扑救队成立 “丹棱战法”全省推广。
如同年近4旬的芶志超,还能在全省军事比武场上为团队作出贡献一样。丹棱虽小,但可以产生大经验。
2020年10月,全市首支由县级消防救援大队代管代建的森林火灾专业扑救队在丹棱建成。
2021年,辖区一农村民房发生火灾,但因道路狭窄,消防车无法到达火灾现场。带队指挥员立即要求队员将新配备用于扑救森林火灾的便携式消防泵和40mm水带,带到现场开展处置工作,高效处置了这场火灾。
传统的灭火救援过程中,都是采用80mm和65mm水带进行搭配使用,但在实际处置火灾过程中,尤其是农村火灾中,这种方法效率不高,常常成为消防指战员头痛的问题。
图为丹棱消防进行新战法日常训练。
通过40mm水带和改造现有65型水枪接口组合使用测试,大家发现40mm水带,能满足民用建筑火灾扑救和工业厂房初期火灾控火的灭火强度要求。且这种方式更为轻便灵活。“比如40mm的水带,一个消防员可以背90米,一个人就可以控制一个枪头。而65mm水带,一个消防员最多只能提40米,且需要两人以上配合持枪。”芶志超说,“我们还编制了便携式消防泵串联出水操、室内消火栓与40mm水带联用出水操、多枪协同灭火操等应用操法,以40mm水带和便携式消防泵为核心的新战法逐步形成体系。”
2023年5月7日至8日,全省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新战法现场会在眉山召开,“丹棱战法”正式开始在全省推广。“目前陆续已经在全国多地实践。”9月20日,蜀安行・护万家”2025安全应急文化比赛系列活动(丹棱站)星火牛,将在该县老峨山景区启动。“我们会在现场为大家普及防灾逃生知识,欢迎大家一起共织防火救援安全网!”
点搭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